战“三夏” 夺丰收
我市青年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助力“三夏”生产
在田间地头挥洒青春汗水
本报讯(记者吴若雨)“大家辛苦了,谢谢大家帮我们晾晒小麦。”6月6日,湖滨区交口乡交口村村民对共青团湖滨区委的志愿者道谢。连日来,全市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、志愿者深入各县(市、区)田间地头,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,开展夏收帮扶服务。
日前,团市委发布倡议书,呼吁全市青年全力以赴应对降雨天气对夏粮作物不利影响,帮助群众夏收夏种。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,纷纷组建青年突击队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,走进农户家庭,开展政策宣传、生产帮扶、抢收抢种等各项志愿服务工作。以困难家庭、外出务工人员家庭、缺乏劳动力家庭为重点,撸起袖子,拿起工具,与农户一起打场、晾晒、拢麦、装袋,干得热火朝天,红马甲成为“三夏”生产一线亮丽的风景。
连日来,随着天气转晴,陕州区王家后乡机关团支部联合东庄村团支部迅速出动,组织人员进入麦田查看麦田湿度、小麦长势等情况,组织机械收割设备、车辆、人员进行抢收。收割完的麦子,志愿者帮助群众装车、运输、晾晒。灵宝市五亩乡团委组织辖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、青年干部、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田间,全力帮助群众抢割、抢收。灵宝市川口乡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麦收一线,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抢晒“大会战”。
团卢氏县委青年群体也积极参与到“三夏”生产中,在卢氏县横涧乡,对当前“三夏”生产、防汛备汛重点工作开展志愿活动。东明镇、文峪乡、范里镇各团委也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户收割、运输、晒麦、收麦,同时利用和农户共同劳动的契机,宣传讲解秸秆禁烧及防火的有关知识。
“连日来的志愿服务,为农户提供了帮助,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‘粒粒皆辛苦’。接下来,我们会持续发挥青年先锋作用,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,用双手为我市‘三夏’工作贡献力量。”我市一名青年志愿者表示。
抢时抢收
今年夏收前期持续阴雨,三门峡各县(市、区)周密部署,与天抢时,对早熟小麦进行抢收。各地群众依靠房前屋后和文化广场等场地晾晒小麦,保证小麦品质。目前,我市小麦大面积成熟期还未到来,预计6月10日以后迎来收获高峰。
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
6月4日上午,天阴沉沉的,天气预报显示当天还有小雨,在义马市东区街道苗元社区宋家组的一片麦田里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正在进行。
村民郭虎群站在地头看着收割机忙碌的作业,多了一分安心。郭虎群家的地很快收割完了,他的脸上露出些许欣慰。
同样在地头等待的还有该市农业农村局、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。“村里还有其他几户麦子也熟透该收啦,我过来看看这边的进度,给大家协调好。”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,协调农机、助力抢收已成为连日来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。
收完郭虎群家的小麦,农机手开着履带式收割机来到另外一户村民家的麦地,履带式收割机可以直接开进水田收水稻,所以进入潮湿的地块作业不是问题。
抢收就是与时间赛跑。为有效应对持续降雨天气,抢抓晴雨间隙进行收割,该市成立5个工作专班,围绕气象服务、农机保障、应急抢收、烘干晾晒、抢墒播种等环节,全力做好服务保障。主要领导每日开展一线调研,根据实际情况,加强会商研判,想方设法组织收割。目前,义马市可用作业联合收割机31台,其中履带式收割机10台已全部投入使用,对成熟麦田做到应收尽收。
阴雨天气,收回去的小麦如何晾晒是一个难题。为此,该市启用全市现有的76台花椒烘干设备,并积极引进其他烘干设备,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小麦烘干,引导居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、平整房顶等开展晾晒,降低霉变风险,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。(樊青青 王博)
示范区农业农村局:精准服务助力“三夏”生产
本报讯(记者徐洪波 通讯员焦赛红)当前正值“三夏”麦收关键时期,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(高新区)农业农村局把农机服务作为夏收的头等大事来抓,组织3个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项服务,发放“农机大礼包”70余份,把真情服务送到一线,为“三夏”生产提供有力保障。
强责任、重调度。该局全面落实“三夏”工作区和镇、村责任,按照“就近签约、连片作业、梯次推进”原则,建立健全以“接待服务站+新型经营主体+中介服务组织+区镇村基层负责人”为主体的跨区机收“网格化”管理机制,设立农机服务站,开展“点对点”作业服务,引机到村到组到地块。积极帮助外出户、老弱病残户等进行农机收割,精准有序推进农机流动作业。
抓检修、保安全。该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、收割一线,指导作业机手对参加“三夏”作业的机具进行全面检修,确保机具不“带病”作业。截至目前,累计发动农户及机手检修麦收机械76台。
重宣传、防事故。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宣讲活动,先后发放“2023年致小麦跨区机手告知书”“安全操作技术指南”等安全生产宣传页共计2300份,全力保障异地跨区作业农机顺利服务“三夏”。
优服务、促进度。该局专门开通热线服务,并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,对农户、农机手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,打通便民渠道同时为农机手送上矿泉水、毛巾和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用品,得到群众广泛好评。
截至目前,该区6.35万亩小麦已收割18620亩,占29.32%。
灵宝市苏村乡——机械化收割保进度
本报记者 何英杰 通讯员 姚东民
6月5日上午,在灵宝市苏村乡原坡村,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,该村西组小麦开始收割。
针对近期雨水多,抢收小麦时间紧、任务重的特点,苏村乡党委、乡政府早谋划、早安排、早行动、早落实,根据小麦成熟时间不同,统筹安排,积极对接,高效调度跨区作业农机。预计投入20余台(套)各类农机具,设置3个农机维修服务站点,1个跨区作业服务站,24小时提供优质服务,做到麦熟有机收、机到有活干。
受到连续降雨影响,今年苏村乡小麦收割期相对比较集中。为及时收割,该乡本着成熟一块收割一块、成熟一分收割一分的原则,积极组织农户抢抓农时“龙口夺粮”,帮助群众抢收小麦。
与此同时,该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加强巡查指导,针对小麦不同品种特性,科学指导农户进行管理和收割。
“为及时收割小麦,解决群众在‘三夏’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我们成立了10个服务队,对孤寡老人、残疾人、留守妇女、军烈属家庭等及时开展帮扶,帮助其抢收、烘干。同时,各村腾退出村委会大院和文化广场,积极做好小麦晾晒准备工作。”苏村乡相关负责人说。
据了解,在今夏麦收过程中,苏村乡小麦将全部实行机械化收割,为加快小麦收割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。